NTAM 展览︱白明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1-09-29 浏览量:856次 来源:原创文章

白明是享誉欧罗巴上流社会圈子的艺术家,没有几个中国艺术家像他那样受到欧洲的博物馆、老教堂、古堡的青睐,他和他的作品是那儿的常客。当几只经典的白明瓷瓶往那些老欧洲的宅子里一放,哇塞!我好几次亲眼目睹那些西方绅士和淑女瞳仁里放出的光!

 

 

艺术家·白明

 

 
江西余干人、艺术家、作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
《中国陶艺家》杂志主编
“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主任
德化当代陶艺研究所所长
 
Bai Ming, artist and writer, born in Yugan, Jiangxi Province of China.
Tenure track professor,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Ceramic Art,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of Ceramic Art Council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CAA).
Researcher of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eramics (IAC) of UNESCO.
Executive Editor of China Ceramic Artist magazine.
Director of the Shangyu Celado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Ceramic Art Center.
Director of the Dehua Contemporary Ceramic Art Research Institute.

 

白明 \ 陶瓷作品

 

《青灵石》   82x30x30cm  2017年

 

白明的陶瓷艺术浸润着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在创作中,他致力于融会贯通中、日与欧美各种不同人文经验和精神资源,坚持一种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开放态度。他所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中国本土传统语境,而是一个全球化条件下多元文化交互影响的格局。20世纪以来欧美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陶艺思潮,日本多种简约化、禅意化的陶艺风格,对白明都有过影响,但并未构成根本性的冲击和震荡。原因就在于,白明持重的是一种格物致知的中国传统修养和底蕴。

 

《青山仁爱》 56x56x83cm  2015年

 

凭借对唐宋元陶瓷传统及其艺术精神的不断梳理、传承和反思,白明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自信。这种自信表现为艺术家个体针对传统陶瓷审美惯性的一种替代性的传承、接续和创新模式。白明源自自身文化根基的创新努力,实质上塑造着一种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当代陶瓷艺术。在白明以无差别心承载、容纳世间万物并不断精进载物之道的同时,其自身艺术也为欧美的国际当代艺术圈所容纳、所重视。

 

《生生不息》 50x50x56cm  2019年

 

白明陶瓷作品的主流形制大都古朴简约,注重对中国传统陶瓷器具中一些大方、沉着、稳重的典型器形的传承和革新。白明一向对传统陶瓷的美学范式有所承袭和提炼,但他更注重的是导入当代视觉经验的实体感和空间感,对传统陶瓷中规中矩的典型形制作与时俱进的改良和刷新。他有选择地把一些传统日用器具的形制如画缸、储酒瓶、箭筒等加以放大,有时会将之放大到手工器物接近变形临界点的极致尺度。

 

《一线永动》 66x66x60cm  2018年

 

白明这种有节制的放大,让实用性、日常性的凡俗器具脱胎为一种更为浑然、大器的非常器物,从而使器物形制的几何美感和精神内涵得以彰显。而白明的圆瓶系列、碗口瓶系列、新梅瓶系列更像是对传统器具去功能化的一种“整形”结果,应对、反馈的是当代性的空间视觉经验。圆瓶系列中器物上方上翻的斜口,是白明针对传统圆瓶瓶口一种创新型设计,极具力量感。他的碗口瓶系列浑圆、大度的腹部与具有吸纳功能的碗口造型产生对比,却又有相得益彰、浑然一体的效果。

——【 文/顾振清】

 

白明 \ 水墨作品

 

在绘画与创作中让绘画本身来引导自己。

 

在水墨视觉图象中追寻魏晋及其后,比如洛神赋与游春图。

 

主题却是关乎空间、时间、生命与宇宙,但都不具体,许多形色和线的游走又是小而又小的日常所见,比如土的褐色,茶的时间色,线如藤展、石纹,也如天空看地面的河流,远山之重,瀑布之响,空气之凝,情感之热…

 

我喜欢万有又不确定的游离与互化的感觉,当你觉得新颖,却分明古老;当你觉得是天空,又觉得是遥感大地;当觉得只是线条,感受到的却是江河。

 

《云图·洛神》  201x117cm

 

让一张中国的纸

在水与墨的关怀中

变得有厚爱、厚度、厚待,不易

 

《玄黄·山海经》  366x181cm

 

中国文人是借助水墨这种材料来向自然求证生命感知的。通过对纸、水、笔、墨与自然与心象的无限实践与接近和相融,退却表象与物欲繁华,在时间和材料的启迪中接近感动自己的思绪与形色,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感动自己才是生命里最具精神力量的核心!

 

《山海新经·洪流》  366x181cm

 

我常常在这样的过程中由自己感动自己

觉得生命是可以感知和享受的

这种自我得意并深陷不拔的快乐特别似了无知的少年

 

总策展人:范迪安

执行策展:蒋鸿雯 徐祥祥

学术支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主办单位:南通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27日

展览地点:南通美术馆二层A2—A3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