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相-当代陶艺作品邀请展·艺术家专访⑥ | 孙月:无法抓住的时间
发布时间:2021-11-15 浏览量:510次 来源:原创文章

孙月是这个展览中最年轻的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留学德国,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她的作品更呈现出一种对陶瓷艺术、对环境、对时间的系统性观察方法,从而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创作方法论。

 

艺术家孙月创作中

 

她作品的成熟超越于她的年龄,这与她对陶瓷材料的沉迷和依赖有关:这样一个材质在她读本科的时候就触发了她愿意将时间、精力、情感花在每天与泥土的接触和与火的温暖相依靠之中,当然,她快速从这样的依赖中找到了陶瓷脆弱的本质,又快速由这样的脆弱触及到了时间与生命的本质。所以她的作品不再是某种具体的元素,而是成为一个整体,甚至包括影像和环境,它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材料和视觉对人情绪产生的微妙影响。

 

轻盈的花絮和成为永恒的石质竟然可以在她的作品里面融为一体,这让我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园林,那些坚韧而富有表情、近乎永恒的石头旁边总会出现一岁一枯荣的植草。

 
——白明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职—孙月

 

1.让时间肉眼可见

 

Q: 孙老师您好,您展出的作品《等》表达了怎样的创作概念呢?

 

孙月:在这件作品中,除了一朵白瓷花其他的都是新鲜的白玫瑰,它们被放置在一起经历着时间的流逝、一起枯萎,也在时间中逐渐模糊真实的花朵与瓷的区别,肉眼可以直观的看到时间流逝的痕迹。
 

孙月作品——《等》第一天

 

当时对花进行了最基础的选择,它需要一年四季都能在花房里买得到,比如说白玫瑰,我本意是想作品中带有祭祀时间的感觉,但是白菊花除了清明时节,在其他时段是很难订购的,我就选用了比较常见且易成型的玫瑰,再运用德化的捏花技术去制作瓷花,最普通常见的花也最易让观众共情,而白花也最易看出颜色的变化,将盛放与枯萎的颜色对比放大,更易察觉时间在事物上留下的痕迹。

 

孙月作品——《等》第三十天

 

Q: 您有很多早期作品是探讨时间的,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选择了时间这个主题呢?

 

孙月:选取这个主题主要是因为陶瓷材料本身,我最初接触、学习陶瓷得到的信息知识就是陶瓷是一种“永恒”的材料,铁会生锈,木头、塑料会老化,瓷被埋上几千年还是如初,材料性质稳定且硬度大,这相较于我们的生命来说已经可以被定义为永恒了,时间在理论意义上是停止的,所以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将陶瓷与其他材料结合在一起,形成对比,比如说烧成的瓷和泥土在一起,比如白瓷和植物材料一起,利用材料对比让时间可以肉眼可见。

 

Q: 在您所有的作品中时间的概念有着怎样的转变呢? 

 

孙月:我最初的作品是与时间可视化有关的,当时做的最多的是镂空结构,我把瓷和后面瞬息万变的世界放在一个视觉空间里,透过镂空的结构看到后面景观的变化,如早期作品《空墙》,前面的结构是瓷,也是永恒的,但后面的世界却在不断变迁,楼起楼塌,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让时间可以被感受到,被直观的看见,但在逐步拓展作品概念的时候,思想与理念的重点是有偏移的,我逐渐侧重于探讨人自身,但与时间也脱不开关联。作品尝试运用陶瓷这一传统材料的不同形态,竭力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试图冷静的、不带感情色彩的模糊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探讨概念的形成与认知过程。

 

孙月作品——《与此同时》局部

 

Q: 您部分作品是无法长时间保存的,是否会觉得遗憾呢?

 

孙月:我不会觉得遗憾,对我来说制作作品本身的过程与意义要远远重于它看上去是完整好看的或能够出售的。作品的诞生是为展览而不是为画廊出售,它不以销售为目的,让大家觉得有点意思就挺好,没觉得留有遗憾。本来我作品的主题就是无法抓住的时间,表达的内容也是“悲观”的,虽然有的表面看上去是漂亮的,但其实里面大部分都有一个“悲观”的核心,我觉得没有什么是能留得住的,事物消失是常态,也不是说悲观,但事实如此,与时间一样,想留却留不住,所以就不必纠结于作品的保存或是试图去留住时间。

 

孙月作品——《与此同时》局部

 

孙月作品——《与此同时》90天后

 

Q: 您在思考作品的过程中心境与想法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孙月:我早期作品做的是比较现实的时间,作品《等》与《逝》的形式是相近的,《逝》的表现方法是在新鲜的白菊花中夹杂着一根白瓷花,时间流逝新鲜白菊枯萎凋零,白瓷花却始终如一,以此来表现出实际的时间,用简单的方式让时间的流逝可以被看见,随着实践的累积,我逐渐认为艺术可爱的地方不仅是现实的再现,而且在于创造出丰富的非现实观念的可能性。
 

从我试图通过《沉积岩》展现时间的沉重感与无序感开始,就已经不是表述现实的时间了,作品制作消耗的时间,从这时开始,我意识到时间不是客观的存在,它只是你认知的一个结果,概念也从视觉慢慢地转到对时间认知的界限。后期的作品《非非》就是与认知有关的作品,它有着较大的展陈空间,最开始是引导观众走进一个地址展览小陈列厅,我配置了很长的地质科普的语音导览,每件作品都有对应的序号,观者可以针对每一件“地质”展品听到对应介绍解说,会自然而然的认定展品是地质博物馆借展的,但走入第二个对应“地质”展品的互动房间后,透过岩芯看到自己的望远镜,透过出现工业字符的新石器出土印章等一系列对应的展品,观众会开始怀疑自己刚才的认知。

 

从《空墙》到《等》、《非非》,作品就是一路推敲衍生下去的,概念的转变大概就从纯粹的时间转到认知的角度,因为是讨论大家的认知,也就希望有观众能参与,去和大家做一个有关于时间或者说是有关于认知的游戏,作品多少都与时间有所牵扯,但是主要想表达的东西已经不是时间本身了。

 

2.现实,以及虚拟的事

 

Q: 您出于什么原因选择陶瓷来代替自己的表达呢?以后还会是这种材料吗?

 

孙月:陶瓷材料是我的偏好,我清楚自己还是喜欢做些能摸得到的东西,也很清楚艺术是可以给观众建构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区域,新的数字手段建造的真实还是建构于虚拟的媒介上,我更想做的是拿一个很现实、很日常的材料去做一件虚拟的事, 所以我选择的都是比较实际的材料,但不一定限定是陶瓷,但是肯定是能摸得着的。 

 

孙月作品——《时间轻语-无回》

 

Q: 您在作品中也加入过行为艺术的形式,例如《时间轻语》,您想借行为艺术表达怎样的概念呢?

 

孙月:这件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布莱梅春天成片的蒲公英,我收集了三年的蒲公英绒毛去完成这个作品。这个作品分为两个部分,装置部分是瓷制的蒲公英杆子,另一部分是真的蒲公英绒毛,杆子等不会被风吹走的飞絮,一捧飞絮在被人为传递之间想留却留不住,这是一场与时间相关的游戏,活在这世上,诞生是一次被动的被选择,被毫无准备无法预兆的拉到关于时间的生命游戏里,我们拼命想挽留自己所珍惜的事物,却又力不从心,留不住眼前的一切,在这场行为艺术中是将旁观者被迫的拉入这场游戏里,去传递一些真实的东西给你想传的任何人,真实的参与进去去感同身受,没有人拥有冷眼旁观的权利。
 

在德国一场行为艺术结束后,一位德国观众过来告诉我,曾经的他非常讨厌行为艺术的表达方式,尤其在欧美很多社会性或热点问题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的,看上去是残忍且让人不适的,但参与这次展览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行为艺术也可以这样安安静静地进行,很美好。

 

孙月作品——《时间轻语-有去》

 

Q: 您有着在欧洲留学的经历,它是否对您的思想与创作有所影响?

 

孙月:我对于当代没有那么清晰的需要,我比较喜欢的是后面有一套思路的当代艺术,在留学之前我没有这种认识,这也并非是某位教授教给我的,可能是文化氛围与背景自然而然的将这种想法传达给了我,且当代作品也丰富且有着多样性,而国内的氛围就较为浮躁与局限,当代的概念我让我无法全然感同身受。
 

德国的艺术表达方式总的来说是严谨的,甚至每一个文字的表达都不是无用的,他们追求的是在作品中所有的元素都要有存在的理由,而我是相对随意自由的,艺术没有对错,风格不同而已。有时我觉得德国的教学是教会你将概念表述的很清楚,但是能拿语言说清楚的东西是有限的,在艺术里面有很多感觉很好的契机、效果是无法完全用语言去表述的,反倒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能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说的那么清楚会很无趣,被一眼看穿的作品会失去感觉,艺术是感知的事物,视觉、听觉、触觉是不能用语言去替代的。

 

艺术家介绍

 

 

展览名称
【12相 当代陶艺作品邀请展】
 
策展人&学术主持
白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策展人
许润辉 戴清泉 程丽芳
 
参展艺术家(按照拼音字母排序)
戴清泉 金贞华 李立宏 彭赞宾
沈厉 孙月 王长平 吴昊宇
许润辉 虞锋波 袁乐辉 张明
 
主办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
 
展览时间
2021年10月16日-2021年12月16日
 
展览地点
三宝蓬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