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⑪
发布时间:2022-01-08 浏览量:698次 来源:原创文章

陶艺创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有技法方面的有材料方面的也有烧成方面的,为了帮助小伙伴们突破瓶颈,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小Yi定期为你分享系列《陶瓷制作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Q037.釉料发色为什么会有差异?

 

A:导致釉料颜色改变的原因有很多。当绿色釉转变为褐色釉时,原因是釉料中含有二氧化铬,或色剂中含有二氧化铬,而与之搭配使用的透明釉中含锌。

 

铬和二氧化锡混合使用时令釉料发色偏粉,在不透明锡釉的上部或下部饰以含有铬元素的黑色色剂或绿色色剂纹样,纹样周围会出现粉色晕染效果。除此之外,铬元素会在烧成过程中挥发,令周围坯体上的锡釉发色偏粉。

 

当釉层下用氧化钴料装饰时,坯料或釉料中的铁元素会在釉面形成铜斑。是因为含钴色剂熔融不彻底、装饰层过厚或釉层过薄,可先在斑点上涂抹一些含有二硅酸铅、硼砂成分的助熔剂或其它透明助熔剂,再复烧一次,可令色斑消失。

 

 

由含硒色剂调配出的红色釉,很容易受到硒化铅(窑炉中的含铅气体结合釉料中的硒元素)的影响而出现发色偏黑的情况。碳元素或从其它釉料中飞溅出来的那部分(特别是铜元素),会在釉料出现局部还原位置生成黑色斑点,该现象发生率极高,加快烧成速度并保证窑炉内具有充足的氧气可解决此问题。

 

当坯体上的硒釉层过薄或过烧,会导致釉料呈现透明状或发色偏白,而烧成速度过慢也会引发同样问题。欠烧会令金色釉料呈现黑色哑光,有些蜜色釉也是如此,在烧成温度偏低时发色偏黑。而含有绿松石成分的釉料在过烧后发色偏绿,欠烧情况下发色偏蓝。粉色釉和橘色釉会在过烧情况下转变为褐色釉。

 

 

含铁釉料极有可能呈现石灰色(釉中铁元素被石灰漂白)。一般来说,当含铁釉料中富含大剂量石灰质,或坯体表层下含有石灰时,釉料发色就会偏白。

 

坯料中的元素会导致釉料发色发生改变,创作者需要重视。特别是当烧成温度较高时,上述反应尤为显著。改变坯料会导致釉料发色与其原有性状出现较大差异,既体现在色相上,也体现在色调和肌理上。

 

除此之外,烧成气氛也很重要。还原釉 料发色基于对烧成气氛的控制。如果在电窑中摆放过多坯体,也会令某些釉料出现还原烧成效果,特别是当有水蒸气出现以及在一次烧成的情况下。

 

当窑炉中的氧气逐渐变少时,锆铁粉色和含锆色剂的发色会随之减弱。当锡钒黄色和铬硒红色经历的还原时间过短时,就会转变为白色。而钛黄色却会在相同的烧成条件下转变为黑色。

 

低温和低度还原对发色并不稳定。以乐烧铜红釉为例,有些时候会在二次氧化作用下呈现绿色。

 

有些釉料极具感光灵敏度。开窑时,由于部分坯体离窑门较近(受光较多),部分坯体离窑门较远(受光较少),原本具有相同色调的镉硒釉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