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陶艺?
发布时间:2021-11-02 浏览量:573次 来源:原创文章

为什么要学陶艺?当然,学陶艺不限于青少年。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成年人在工作之余再多一份爱好,也是有益身心的。

 

 

一、中国古代神学体系中,就有深厚的泥土情结。

 

相传开天辟地时,还没有人类,是女娲用泥巴照着自己的模样捏成了人。最后,索性就拿绳子泡在泥浆中,再拿起绳子一甩,泥浆洒在地上,变成了一个个的人。后人传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捏的,而贫贱的人是甩出的泥浆变成的。

 

这是人和泥土的深刻渊源在古代神学体系中的体现。女娲抟土造人,创造并构建人类社会,泥人有富贵贫贱之分则是华夏民族进入等级社会的反映。抟黄土作人亦被认为是人类文化史上制陶技术的发明在神话中的投影。

 

 

二、古哲学体系里,陶艺是“阴阳五行观”最好的诠释

 

中国古代有一部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经典叫《易经》,里面提到: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再后来,中国人常说的“器以载道”,“器”字小则可以解释为器物,大则可以延伸到万事万物。

 

陶瓷,以承载地球万物的土为原料,以生存之源的水来调制,以木生火去烧造,以金属氧化物来发色,可以说,再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能像陶瓷这样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相互作用产生美的过程。

 

陶瓷器物以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世世代代、不绝如缕地传递出中华民族的天地观、人生观、宗教观、世界观与阴阳五行观。

 

 

三、美学体系中,陶瓷最能代表“中国式”审美内涵

 

说到美好的东西,国人总会将其跟玉联系在一起,“君子如玉”“守身如玉”“玉叶金枝”“陌上人如玉”“冰清玉洁”“小家碧玉”...封建社会,玉象征身份和社会地位,一度还是最高权利的象征符号——玉玺。

 

因为玉所传达的精神内核和国人推崇的温润、内敛的文化审美气质是一致的。而玉骨冰胎的中国瓷器散发出的典雅气质和精美神韵,折射出中华文化独有的人文内涵。古人云: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

 

 

瓷以泥的出身、玉的质地,走进世人的审美视野,并延伸出以瓷器为载体的茶文化、酒文化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品,能像瓷器一样,将物感与精神、生活与审美结合得如此完美。

 

除了有光洁如玉的外在形态,瓷器还以隽永的诗性,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气韵深深地浸染到灵魂底色中。“让个体的生命在悲苦多于欢乐的人生中尽可能地沐浴喜悦;让整体的命运在变幻不定的世界上表现凛然的气质和坚定的存在感”。

 

 

四、回望历史,陶瓷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

 

一万多年前,制陶作为早期人类最早的创造性劳动,标志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开端。

 

商代有了原始青瓷的发端,再后来唐、五代的唐三彩、秘色瓷、柴窑,宋代的钧官汝哥定五大名窑,元代的青花和釉里红,明代的五彩、斗彩,清代的粉彩、珐琅彩...

 

 

陶瓷史上每一个里程碑,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节点和刻度。历代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不仅直接反映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和贸易往来等的变迁,本身就是一部有时代烙印气势磅礴、起伏跌宕的史诗。

 

背后的文化因素,让每个时代的不同作品造型、图案、釉色纹样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帝王、工匠和使用者,不同阶层的文化相互交流,共同决定和形塑出它的时代风格。陶瓷的魅力之处,还在于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观赏的物体,更辉映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记事脉络、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试想一下,抟泥成器之后,用毛笔蘸釉料作画时,骨子里对泥土的情结诉说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又由泥性的创造和审美,去认识生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的未来,试着知道将往哪里去。

 

于孩子,陶艺是泥土与水、火的艺术,陶艺制作是认识物、认识手、认识心灵的奇妙旅程;

 

于看遍风景的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场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凌波涉水的文化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