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⑨
发布时间:2021-12-25 浏览量:614次 来源:原创文章

大家在陶艺创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有技法方面的有材料方面的也有烧成方面的,为帮助小伙伴们突破瓶颈,找到问题解决方案。小Yi定期为你分享系列《陶瓷制作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Q032.素坯强度差是怎么回事?

 

A:作品素烧温度通常在800-1000℃左右,坯体在釉烧环节彻底玻化。尽管欠烧和坯体太厚是造成素烧坯强度差的主要原因,但其成因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烧成时间和温度没有问题,但坯体摆放太过稠密(导致坯体欠烧)。解决方法:在坯体总数不变情况下尽量缩短烧成时间;

2)坯体内的助熔物质颗粒大小发生改变。仅粗略研磨的助熔物质,在高温环境中不能充分熔融;

3)坯料配方中的熟料或砂粒比例增加,或颗粒大小发生改变;

4)坯料中含有的气泡在练泥环节未能彻底排尽;

5)坯料经重新配制,并被过度使用;

6)黏土粒子可塑性降低。此情况下,坯体生坯强度会下降,外表面开裂,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坯体在烧成后易碎。

 

 

对于已经玻化的坯体,坯体强度降低的原因通常是某些条件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助熔物质无法充分熔融或数量减少。检测康沃尔石、长石或霞石、正长石,或坯料中混合的其它类型的助熔物质,检测方法为烧制小试片。

 

用类似烧成方式烧制小试片,并比较两种烧成环境下黏土粒子的耐火性,之后再检测坯体的密度及抗裂系数。烧成强度差可能源自坯体设计方面的固有缺陷,锋利有棱角及角度尖锐的器皿与浑圆对称的器皿相比,后者的烧成强度远远超过前者。

 

如果原料未能在搅拌机或练泥机中充分调和,就会导致坯料配制不当。在这种情况下,坯体的横截面看上去会比之前粗糙,甚至能看到某些成分的颗粒。

 

 

Q033.烧成后的瓷胎上为什么有浮渣?

 

A:浮渣是指在陶瓷器皿边缘上出现沉淀物,偶尔也出现在干坯和已经烧结的坯体外表面。其实这些沉淀物早在坯体干燥过程中就已出现了,只是当时很难被发现。

 

由于沉淀物在素烧过程中就能熔融,所以坯体上浮渣附着的部位通常比其它部位玻化程度更深,而且还可能与釉料发生浮渣通常呈灰白色或浅黄色,特别是当陶瓷制品原料为红色陶泥时,浮渣发色更明显。浮渣组成成分通常以钙、钠、钾、镁、铁以及硫酸钙等可熔性混合物为主。

 

 

几乎所有陶瓷坯料都含可溶性盐类物质,由于含量少,所以基本上不会有问题。在采用泥浆储藏法制备陶瓷坯料的过程中,大约会有一半的可溶性盐类物质被淘洗掉,但是在之后的练泥环节,由于没有之前的淘洗步骤,浮渣便形成了。

 

在干燥过程中,湿度梯度重点出现在陶瓷器皿的边缘和口沿上,由于上述部位能接触到流动的空气,所以相对坯体其它部位而言,其干燥速度更快。

 

由此可见,可溶性物质倾向于附着在与空气接触较多的部位,其干燥率比较高,因此必须谨慎对待。减缓坯体干燥速度可预防浮渣出现,其原理是缓慢干燥会令浮渣均匀分散,不至于全部沉淀在器皿边缘。

 

 

在练泥阶段,往陶瓷坯料中添加0.5%-2.5%碳酸钡,所产生的化学复分解反应可有效防止浮渣出现,其原理是可溶性盐类物质会转变为非溶性碳酸盐。由于碳酸钡成本较高,因此解决浮渣问题最好办法是更换坯料——选择可溶性盐类物质含量更低的泥料来制坯。

 

有些诸如赭石类的天然原料,其内部可溶性盐类物质含量超高,因此,当坯料中混合了大剂量的赭石时,最好在配方中添加一些碳酸钡,以免出现浮渣。可溶性盐类物质含量较高的泥料还包括红色陶泥。大多数红色陶泥都由泥灰土制成,而泥灰土富含石灰成分。

 

 

还有,素烧坯体表面上会出现手指印。这是因为坯体在入窑烧成前被端拿、挪动,人手与坯体接触导致盐类物质沉淀。将坯体浸入水中可促进泥料中的可溶性盐类物质排出,只有静态水罐才有较好效果。

 

从静态水中排放出来的水蒸气能凝结坯体中的可溶性盐类物质,直到器皿外表面上出现浮渣,这种静态水罐需要定期溢流浇注。有时候,在补水环节往水中(用海绵等工具)添加一些醋(醋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些时候,对于口杯和高脚杯之类的日用陶瓷,让坯体自然正放干燥可避免浮渣。会令盐类物质沉积于器皿底足上,而不是口沿上。